<rp id="wietv"></rp>
<button id="wietv"><acronym id="wietv"></acronym></button>

  • <dd id="wietv"><noscript id="wietv"></noscript></dd>
    <tbody id="wietv"></tbody>
    1. <em id="wietv"><acronym id="wietv"></acronym></em>
      1. > 访谈

        传承优良传统 提升全民素质——访党史办主任刘前华

        分享到:
        2017年03月02日 10:45:34

        □本报记者郑薇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本质在于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提升全市人民各方面素质,这是一个从古至今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课题。近日,记者采访到党史办主任刘前华,了解苏区时期党和政府在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刘前华对记者说:“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为提高苏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文明水平做了不懈努力。”
          针对苏区工农群众,尤其是占大多数的贫苦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没有文化的问题,苏维埃政府创办了许多列宁小学,普及五年制义务教育,确立了“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文化教育方针,提升文化水平和文明指数。刘前华说:“苏区的社会教育效果明显,‘二苏大’报告统计,江西、福建、粤赣三省共建列宁小学3052所、补习夜校6426所、俱乐部1656个。”
          针对当时城乡环境脏、乱、差,各种传染病多发易发,群众健康水平非常低等问题,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卫生医疗机构,组织开展了大范围的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并动员群众清扫垃圾、疏通水沟、消灭苍蝇和老鼠,开挖水井,植树造林等等,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健康水平。
          针对苏区时期物质高度紧张的问题,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约运动等。刘前华说:“虽然背景不同,那个时候是因为物资匮乏而节约,现在是因为过于浪费而提倡节约,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我们追求的生活质量,我们正常文明程度,与苏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节约这种精神是不分时代的,是需要继承发扬的。”
          刘前华在采访中说道,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争一个荣誉而去做的事情,是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参与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提升全民文明素养的本质和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为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改善群众生活,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努力。因此,瑞金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传承优良传统的需要。

        中国瑞金网新闻热线:0797-2557296

        A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rp id="wietv"></rp>
        <button id="wietv"><acronym id="wietv"></acronym></button>

      2. <dd id="wietv"><noscript id="wietv"></noscript></dd>
        <tbody id="wietv"></tbody>
        1. <em id="wietv"><acronym id="wietv"></acronym></em>